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政文化 > 廉风清韵
套上“金箍儿”后还须常念“紧箍咒”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07-10 09:11:25  点击数:

  制度要落实,不能是“样子货”,不能坐而论道。澄清吏治、扶正祛邪,有功必赏、有过必罚,都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干部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发生大事故、大案件、大损失要念问责的“紧箍咒”,对于不作为、缓作为、乱作为的官员,同样也不能豁免其应承担的责任。

  “不能像你们材料中汇报的那样:缓作为没事,反而快作为为缓作为买单;不作为没事,反而有作为可能替没作为买单。这叫什么道理?”

  这句话,是李克强总理在7月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的。此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督查组对18个省和35个部门、单位重点督查情况的汇报,对相关地区和部门主动有力抓好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政策落实予以充分肯定,同时要求抓紧整改发现的问题。

  督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典型,“尸位素餐、无所作为”最引人注目。这反映出,老百姓对一些地方愈演愈烈的“为官不为”问题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这不,连总理听取汇报后也疾言“这样的干部应该追责!”

  宝贵的公共资金长期“休眠”,土地闲置“政府原因”比例大,简政放权“玩文字游戏”……为官不为者阻碍改革推进、政策落地,可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能让有作为的替不作为的买单,就亟须对懒政怠政、颟顸无能的干部“猛击一掌”,保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形成良好的选人用人导向和干事创业环境。

  事实上,这些年来,中央对干部管理、整饬吏治一直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和规定,比如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等,今年6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又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管“官”的制度不少,可以说基本形成体系,那为什么还大量存在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现象?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制度执行力不够,很多情况没有监督,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违反了也没有任何处理,就像给孙悟空套上了“金箍儿”却不念“紧箍咒”一样。这样搞,谁会把成为“稻草人”的制度当回事呢?结果必然是纵容“任性”,助长“四风”,形成“破窗效应”。

  老话说,毛病都是惯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不再被“惯”,一些人过去落下的庸、懒、散等毛病也就日渐凸显。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如果这部分人不能正视这一现实,还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求无过,得过且过”诸如此类的“官念”,其原本的地位必将会被动摇。正如专家指出的,官员只有严格依法依规办事,且表现出良好的工作效率和效果,才能被认定为“能者”,否则就为“庸者”,甚至“劣者”。

  套上“金箍儿”后还须常念“紧箍咒”。换言之,制度要落实,不能是“样子货”,不能坐而论道。澄清吏治、扶正祛邪,有功必赏、有过必罚,都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干部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发生大事故、大案件、大损失要念问责的“紧箍咒”,对于不作为、缓作为、乱作为的官员,同样也不能豁免其应承担的责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法治化、常态化的问责,表现为有多大的“权”就担多大的“责”,既不会“一竹篙打翻一船人”,更不会“只拍苍蝇不打老虎”。这既是现代行政法的基本理念,也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版权所有: 中共张家口市纪委 张家口市监察委员会 E-mail: zjksjwxcb@163.com
冀ICP备13019057号-2 Tel: 0313-8081621 4113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