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四风”,强化“在路上思维”。强化“作风建设在路上”意识,持续不断纠正“四风”,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了“三公”经费使用情况检查、清退“会员卡”、整治“会所中的歪风”、清理整治奢华浪费建设、清理办公用房及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公务用车等专项工作,共开展专项督察6次,下发点名道姓通报4次,发现纠正各类问题42个,下发整改通知书23份,12人受到党政纪处分,约谈11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同时,在重大节假日期间,通过送廉政公开信、发廉政短信、节前廉政谈话等方式,对有关纪律要求进行动态宣传、提醒和教育。在关键节点,采取事件跟踪、视频暗访、突击检查等方式,对公款使用、公车管理、上下班纪律、服务态度等一系列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的机关干部作风问题进行动态性明察暗访,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厉惩处,营造了 “两袖清风过节、廉洁自律干事”的氛围。
抓“三转”,强化“归本位思维”。强化“归本位”意识,推动纪委主责落实。逐步探索将原来的事前、事中的过程监督转变为事后监督、履职监督和问责监督,采取明察暗访、电话随机查访、民主评议等方式,眼睛盯准干部、紧盯履职,实现了由“牵头推动”向“监督推动”的转变。聚内力。清理委局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64项,退出53项,保留11项,精简率达82.8%。在人员、编制、职数“三不增”前提下,将党风廉政建设、纠风和执法监察、效能四室合并,设立党风政风监督室;增设二个纪检监察室和案件监督管理室。会同县委组织部对17个乡镇纪委书记和6名县直单位纪检组长在领导班子中的排序和职责分工进行了调整并实现专职专用,形成县委给力、纪委出力、部门助力的反腐格局。借外力。组织协调各个行政监督部门认真履行主体监督责任,为纪委再监督提供有力支撑,防止监督断档、监督空白;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职能作用,切实破解执纪办案初核难、突破难、取证难等问题;积极调动群众监督力量,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有效提高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现率和揭露率。增驱力。充分运用纪检监察绩效考评指挥棒作用,把“多查”和“快查”作为评价办案业绩的主要标准和依据,切实提升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率和曝光率。
祛“痼疾”,强化“冲在前思维”。强化“冲在前”意识,敢于动真碰硬。一是持续发力查办机关干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农村基层干部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等案件。查办重大案件实行统一线索管理、统一组织指挥、统一力量调配、统一安全防范、统一后勤保障的“五统一”机制,整合办案资源,提高办案效力。二是在“再监督”上创新。着力实施分类监督,对批钱批物批项目相对集中的部门强化过程监督,对拥有执法监督权的部门强化结果监督,对与民生紧密相关的部门强化社会监督。三是充分发挥县委反腐败协调领导小组作用,建立成员单位间“信息互通、案件互移、情况共享”三项机制,不断巩固多种资源共享、多种力量共聚、多种手段共用的查办案件“一盘棋”工作格局。四是修改完善《涿鹿县纪检监察系统查办案件考核办法》,实行县纪委常委分片指导基层机构办案工作和包案督办制。截止目前,县纪委监察局共受理信访举报162件,转立案55件。县纪委与司法机关互移案件27件。
讲规矩,强化“依法治思维”。强化“依法治”意识,始终依纪依法反腐。严格依纪依法办案。强化程序和证据意识,注重程序合法,杜绝以组织名义代替法规程序的现象,减少办案中的随意性和自由裁量权。严格办案措施使用。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党员干部合法权益。把维护党纪国法的要求贯穿其中,使查办的每一起案件都成为铁案。注重制度建设。结合实际,逐步完善制度规范,使办案工作有法可依。组织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带头签订《严禁进入私人会所承诺书》、《安全办案承诺书》等,制定《涿鹿县纪检监察干部过错登记办法》、《涿鹿县纪检监察干部交心谈心制度》、《办案安全督查制度》等制度,从政治思想、执纪监督等方面做出严格规定,用铁的纪律打造过硬纪检监察队伍。注重监督管理。紧紧围绕查办案件的重要岗位和关键节点,严格工作程序和业务流程,严把线索处置关、程序执行关、定性处理关、办案纪律关。完善责任体系,加强惩戒问责,确保每个线索处置、每个案件调查、每个处分执行都经得起历史检验。不定期开展办案场所安全大检查,投资10万元升级完善办案监控系统,全力做到安全文明办案。
重“预防”,强化“防在先思维”。强化“防在先”意识,倡导“法纪路上引引路、违规边上拉拉袖”理念。一是依托县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开展“听一次廉政党课、看一部警示片、签一份承诺书、进一次警示基地、读一册警示手册、写一篇心得体会”的“六个一”警示教育活动。二是开展特色反腐宣传,精心打造建设大街廉政剪纸长廊、城西公园廉政宣传区、三祖文化广场廉政文化电子屏等廉政文化展示点。三是编织权力制度笼子,出台《涿鹿县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述廉实施办法》、《涿鹿县科级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制度》等制度,对党员领导干部建立权力、责任、风险“三个清单”,签订责任书、报告书、承诺书 “三个文书”,织牢管自己、管下属、管亲属“三个笼子”,切实养成在法治轨道上用权、在纪律约束下工作的习惯。四是强化问责问效,完善了《涿鹿县加强作风建设监督问责办法》,明确对党员干部29种作风问题进行问责。截至目前,该县共对7名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