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赤城县从强化警示教育、制度约束、组织监督等五个方面入手,打出干部监督“组合拳”,全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常态化监督网络,构建起了不想腐、不易腐、不能腐的预防腐败体系。
一、强化警示教育,敲响“警示钟”。一是编印一书,以身边发生的腐败案例为素材,每年精选20个典型案例辑印成册,向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印发;二是召开一会,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典型案例通报会,通过发布案例、领导授课、观看视频,发挥警示教育作用;三是开辟一栏,在县电视台开辟了“廉政教育”专栏,定期播出《鉴史问廉》、《失德之害》、《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等电教片,使所有干部受到润物无声的廉政教育。
二、严明纪律要求,设置“禁入区”。制定《赤城县关于加强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自身建设十项规定》,围绕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生活纪律、工作纪律要求,对领导干部10个大项的35具体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做到纪律严明、惩诫严格,真正在党员领导干部面前拉起一道纪律红线。
三、加强组织监督,常念“紧箍咒”。一是定期审计,坚持每年对20%的单位“一把手”进行一次廉政抽查审计,凡职务调整的一律进行离任审计;二是任前报告,拟提拔对象必须向县纪委、县委组织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并对外公示,接受监督;三是巡视巡查,以纪工委为主体,以主体责任、贯彻民主集中制、整治“四风”、“三公”经费使用、专项资金使用为巡查重点,对全县18个乡镇和县直50个重点科局进行了巡视巡查。
四、发挥群众作用,布设“流动哨”。县纪委对外公布了投诉举报电话,全天24小时受理群众举报,依托易信、微信开辟了群众举报监督台,并从社会聘请20名作风建设监督员,配合县纪委开展明查暗访活动,畅通监督渠道,为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创造条件。
五、注重业余监控,育好“廉内助”。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家庭助廉座谈活动,通过发出倡义、畅谈体会、表彰先进、表态承诺等措施,做到枕边廉风常吹,切实发挥好领导干部近亲属的家庭助贤作用,把干部监督由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社交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