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宣化区纪委监委主动作为,通过实行纪委、主管部门(乡镇)、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级党风监督小组)“三级联动”,实现了对全区村务公开的常态化监督。截至目前,通过监督检查共发现各类问题43个,全部责令限期整改到位,并对其中5个乡镇7个村村务长期不公开问题进行了严肃查处,给予党纪处分13人,并全部予以通报曝光。
纪委跟进监督抓“面”。该区纪委监委及时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村务公开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重点整治基层干部不重视、村务公开不及时、公开内容不全面、日常监督不到位等四方面问题,并就规范公开时间、规范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规范公开档案等“四个规范”提出明确要求。此外,组织专门力量,分批分片深入各乡镇、村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改,并对发现的重大问题线索进行深入调查处理。
部门常态监管抓“线”。该区要求农工部门对村务公开工作经常过问、经常检查;要求民政部门充分发挥主管职能作用,通过召开会议、组织督导、考核排队、问题移送等形式,对村务公开工作实行常态化监管;要求乡镇党委政府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抓好本乡镇村务公开工作,并明确专人负责,全面建立村务公开台账,严格实行月报告制度,于每月25日前上报本乡镇月度村务公开工作总结及公开台账,做到底数清、进度明。
村级日常监督抓“点”。该区要求每个村均按照法律法规政策要求,推选产生由3至5人组成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切实履行村民民主理财和监督村务公开等制度落实职能。此外,按照村党支部提名、党员大会差额选举产生、乡镇纪委考察任命、区纪委统一备案的程序,在全区313个行政村全部设立村级党风监督小组,分别由1名非现任村干部党员担任组长、1名普通群众为成员,全面加强对本村“村务公开”等工作的日常监督,切实打通村级监督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