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内容广博,行文从容,形式自由,挥笔自如,在平淡的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既有治军为政之道,又有人生处世之谈,直到现在,有些道理仍然在影响着后人。
两百多年来,曾氏后裔人才辈出,有成就的多达200余人,大多成为学术、科技、文化领域的精英。古人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然而,曾氏家族绵延十代,“长盛不衰,代有人才”,正是家教的严谨和家风的厚重成就了曾氏家族的传奇。
勤与俭在曾氏家书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这是曾国藩在给儿子曾纪鸿的信中写到的,语重心长、循循善诱,告诫儿子成由勤俭败由奢,要勤劳俭朴,习劳习苦,切不可骄横奢侈。
曾国藩身体力行、勤俭节约,亦如此要求家人。在给弟弟的家书中写道:“沅弟有功于国,有功于家,千好万好,但规模太大,手笔大廓,将来难乎为继,吾与弟当随时斟酌,设法裁剪。”他劝弟弟爱惜物力,以俭养廉,不贪慕虚荣,讲求场面。曾国藩亦告诫女儿、儿妇、侄妇、甥妇等家族中所有女眷:“以廉率属,以俭治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他叮嘱家中不可买田,子女穿衣不能太光鲜。“姊妹姑嫂一衣递袭”,说的是一件衣服,姐姐穿过后不合身了,妹妹接着穿,嫂子穿过后不合身了,小姑子接着穿……一家人在曾国藩的严格要求下,从不接受任何人礼物,从不利用曾国藩的影响力来谋取任何私利。
著名作家、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作者唐浩明不由得感叹道:“身为大学士、两江总督,且手握重兵,每日经手的金钱千千万万,而自奉之俭到如此地步,岂只二百年清朝所独有。”曾国藩的家风家训,使得曾氏家族兄友弟恭,母慈子孝,家庭和睦,也正是这些家风的浸润,使得家族人才辈出。
《曾国藩家书》中蕴含的道理还有很多,比如孝顺、睦邻,尚学、守廉等,令人感触颇深。广厦千间,夜眠不过六尺,家财万贯,不过日食三餐。读了曾国藩家训中的名言警句,我从中品悟到了廉洁持家之道,领会到了不以官谋财,尚俭戒奢,家庭才能和谐美满的道理。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管好自己、管好家人,力戒骄、奢、懒、贪,以清为美、以俭为荣,弘扬廉洁家风,建设清廉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