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政文化 > 廉史镜鉴
三明历代廉政名人事迹之伊秉绶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07-07 10:26:29  点击数:

  在江苏扬州有一座“四贤祠”,供奉欧阳修、苏轼、王士祯及福建宁化的伊秉绶。

  伊秉绶(1754-1816年),字组似,号墨卿,晚年又号默庵。乾隆十九年(1754年),伊秉绶出生于宁化城关一家书香官宦人家。其父伊朝栋是乾隆三十四年的进士,历官刑部郎中、光禄寺卿,精研程朱之学,著有《南窗丛记》、《赐研斋集》等书传世。

  伊秉绶自幼聪敏好学,秉承家学渊源,16岁进宁化县学,26岁中乡试。后又受业于名儒阴承方,攻宋儒理学,并且潜心研习李榕村、蔡梁山及雷翠庭等名儒理论。史称伊秉绶“通程朱理学,幼秉庭训,从师阴承方,讲求立心行己之学。”乾隆四十九年,伊秉绶赴京应考,举中正榜,留居北京,为大学士朱珪、纪晓岚所赏识与器重;又拜当时最负盛名的书法家刘墉为师学书法。乾隆五十四年,伊秉绶参加会试,中进士,授刑部额外主事,补浙江司员外郎。乾隆五十七年,他晋升为刑部主事,嘉庆三年(1798年)升刑部员外郎奉命出任湖南乡试副主考官,嘉庆四年升任刑部郎中。未几,伊秉绶出任广东惠州知府。

  伊秉绶从政,清正廉洁。据《清史稿》载:伊秉绶“问民疾苦,裁汰陋规,行法不避豪右,故练刑名,大吏屡以重狱委之,多所矜恤。”当时,陆丰一伙巨盗抢劫绑票,无恶不作。伊秉绶设计擒获7名强盗,将他们绳之以法,为民除害。对所有讼牒,伊秉绶必定亲自审理,受株连者当即遣释。惠州有一富豪欺辱寡母弱子。伊秉绶将这个富豪拘留审问,严词斥责富豪的不道德行为,民众为之称快。同时,伊秉绶还致力于发展地方文化,造就人才,奖掖后学。嘉庆六年,伊秉绶重建丰湖书院。书院颇具规模,讲堂、学舍一应俱全,还配以亭、台、楼、阁、榭、祠等景观建筑;并且聘请“广东第一才子”宋湘来主持教学。传说,伊秉绶与宋湘之间有过一段不寻常的关系:嘉庆四年,宋湘入京参加会考,路过惠州时,因盘缠不够,于是向惠州府太守伊秉绶商借。伊秉绶爱好风雅,也扶持后进。他素闻宋湘的才名,便要求他写一首诗,诗中镶入东南西北。宋湘立即提笔写下:“南海有人瞻北斗,东坡此地即西湖。”伊秉绶见宋湘才思敏捷,十分赏识,赠他纹银三百两作路费。此事是否属实,无从考证,但伊秉绶与宋湘交谊甚深,却是事实。嘉庆四年,宋湘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嘉应州志&S226;宋湘传》说他“襟抱豪迈,下笔具倜傥雄奇之概,诗磊磊落落,从真性坌涌而出”。新纂《云南通志·宋湘传》也说,他“才气豪迈,工书能文,诗尤敏捷,每有所作,落笔立就,时称‘真才子’。”这样一位“广东第一才子”,如果没有很深的交情,是不可能请得动的。丰湖学院有了宋湘这样的杰出教师,又立有严谨的教学规章,很快成为惠州最高的学府。伊秉绶还重修了白鹤峰苏文忠公故居和苏轼侍妾朝云墓,被当时士林传为风雅盛事。伊秉绶喜爱文化,也十分尊重文化。一次,他到端溪随砚工一起下到40多丈深的坑洞,点着篝火采砚石。当他采得一块佳石时,怕伤了佳石的神韵,竟不忍下刀雕镌,只是在石的右侧边刻下“留与子孙耕,汀州伊秉绶题”十一个字。为此,大学士纪晓岚特专门题写了一篇砚铭。

  庆十年,扬州发生特大水灾。两江总督铁保荐举伊秉绶,前往南河、高邮、宝应勘察灾情。伊秉绶撑一条船,冒着大雨,巡察各个村庄,亲自查阅各地灾情记录。不久,伊秉绶奉命出任扬州知府。他亲自率领下属参加各地抢险赈灾。他深入民间,“饥咽脱粟饭,渴饮浊流水”,与百姓同甘共苦;并且亲自查阅赈帐册,核发赈灾钱粮,严禁胥役克减,博得灾民的称赞。下河灾民3万多人逃荒到府城,伊秉绶劝富商巨室捐输六万余金,在寺庙立棚厂,依据灾民人口赋米赈钱;又在每个村镇设办粥厂,救济贫困的灾民。有些灾民想杀耕牛为食。伊秉绶按牛估值当质以贷,招雇专人牧养,准许灾民来年春季取赎,以保证春耕生产。为了社会稳定,伊秉绶派兵剿灭北湖巨盗铁库子辈,打击“杖诡道”行骗的聂道和,使那些奸猾扰民的流氓地痞都受到了严厉的惩治。所以,《清史稿》称:大灾中的扬州“民虽饥困,安堵无惶惑。”

  嘉庆十一年,伊秉绶为了促进扬州地方文化的发展,特招聘焦循、阮元等著名学者编《扬州图经》及《扬州文粹》。

  伊秉绶治理扬州虽然有德惠政声,为清一代名吏,但他从不以功自居。他把自己的居所从商富集居的“休园”,搬到名其为“湖上草堂”的平民所居的旧城“黄氏园”。他在生活上也清廉耿介,杜绝声色,“每食必具蔬”,“藉以清吾心耳”。常说:“人生也,直即天地之性,无少回邪,行则正。”因伊秉绶为官清廉,勤政爱民,深得扬州百姓爱戴。《芜城怀旧录》称赞他说:“扬州太守代有名贤,清乾嘉时,汀州伊墨卿太守为最著,风流文采,惠政及民,与欧阳永叔、苏东坡先后媲美,乡人士称道不衰,奉祀之贤祠载酒堂。”

  嘉庆十二年,伊秉绶调任河库道;不久,又调任两淮盐运使。就在他出任两淮盐运使仅两个月的时候,他父亲去世,便回宁化老家治丧。伊秉绶在宁化老家一住就是8年。在这8年中,他为家乡父老也做了不少好事。县城城墙倾圮,他出千金倡修;家乡遇到灾荒,他竭力动员乡绅富豪平价粜米,并捐义粮二百石,赈济灾民;他还倡修广济、龙门二桥,筹措钱银万两。归居家乡期间,于嘉庆十六年秋,他重访惠州。惠州百姓听说伊秉绶来访争相迎接。伊秉绶走访丰湖书院时,见到书院内设有奉供自己的祀祠,便令撤去。

  嘉庆二十年夏,经友人一再敦促,伊秉绶启程入京。途经扬州,旧时的好友留他小住。他在扬州客居至9月。扬州的9月天气已渐转凉。伊秉绶因受凉感冒,猝得肺炎,于9月11日病逝于扬州。伊秉绶死后归葬宁化曹坊石牛驿(今上曹村)。

  伊秉绶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就受过很好的文化熏陶。《清史稿》称他“喜绘画,工四体,其行楷有颜真卿之神韵,博采广收,兼师百家,自抒己意,为时人瞩目。”不过,伊秉绶的书法以隶书成就最高。他的隶书书法是通过儒家的审美观,深入把握住汉隶神髓后的一次变异,既一反汉隶扁平的结体,使之返原于朴素真挚的艺术本质。这种看似笨拙的造型,却蕴藏着笔力扛鼎、雄浑磅礴的气势。他这种“字齐而不板、整而不呆、厚而不满。气韵生动,飘逸脱俗,结体别出新意,极富变化,讲究疏密变化,收放得体;”(《清史稿&S226;伊秉绶传》) “隶书愈大愈见其佳,有高古博大气象”的艺术风格,为许多大家所推崇,被誉为“隶书超绝古格,在清季书坛放一异彩”。(《国朝先正事略》)伊秉绶书法作品颇丰,流传中外。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有《默庵集锦》(上、下册)、《默庵集锦·续集》;1971年,台湾大众书局出版有《清伊秉绶作品集》; 1984年10月,上海书店出版了《伊秉绶隶书墨迹选》。

版权所有: 中共张家口市纪委 张家口市监察委员会 E-mail: zjksjwxcb@163.com
冀ICP备13019057号-2 Tel: 0313-8081621 4113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