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存在公共权力,廉洁政治就是人们的普遍诉求。在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中就有所呈现。例如,尧选择有德行的舜作为接班人,经过了民主推荐、人事考察、三年试用,才予以摄政。舜帝执政,对于管理队伍和地方政事,“三岁一考功,三考绌陟”,“五岁一巡狩”,“远近众功咸兴”。这些都具有早期廉政制度建设的意义。
其中,《尚书·舜典》记载了舜巡视四方的情况:“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如五器,卒乃复。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归,格于艺祖,用特。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舜在摄政的第二年,就开始巡视四方,封禅四岳,考监官员,颁行礼治法度,听取地方官员的工作汇报,从此把巡察地方和接受朝觐定为制度,此乃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发源。
夏朝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王通过召集盟会和巡狩诸侯等形式,巩固中央权威,实行政务监督。《尚书·甘誓》中有夏启“乃召六卿”议事的记载,《尚书·秦誓》正义及《太平御览》都引述了有关群臣劝谏夏桀的事例,都说明夏王治理也注意讲究群策群力和约束权力。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代开始。从文字记载看,商之廉政建设有三个特点:一是宣扬王权神授。“率民以事神,先鬼神而后礼”,增强对权力的敬畏。二是注重修德。鉴于夏桀暴虐亡国,商王和官员都尊崇道德修养。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商汤之孙太甲在位时,因其“不尊汤法,乱德”,当政的权相伊尹将其幽禁。太甲三年“悔过自责”,“修德,诸侯咸归汤,百姓以宁”。三是施行了一些监察制度。例如有对官员政务活动进行巡视、考察的“简相”规定。
西周的统治是建立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础上的,廉政建设特点鲜明:一是官员职责考核突出了廉政要求,“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二是建立了监督监察官员队伍,包括匡人、御史、大宰、小宰和宰夫等职官。三是中央特别注意对分封诸侯的监督,推行“天子使其大夫为三监于方伯之国”的举措。四是尊崇礼制,“先君周公制周礼”,推行森严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五是辅助礼制制定了刑法。在夏商“五刑”的基础上,增订为“九刑”,形成较完备的《甫刑》。六是周天子建立“采谏”制度。周朝设有专门的采诗官,巡游各地,采集民间歌谣,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所谓“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政也”。“孟春之月,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献於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大夫专政,礼崩乐坏。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两个极为突出的政治现象。一是,“礼”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继续被推崇,以求维护即将分崩离析的统治秩序。“礼”被认为是“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的最高准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之所禁同于法之不容。二是,残酷的政治和军事竞争,激发了前所未有的制度创新。郡县制、官僚制打破了采邑制和世卿世官制,奋发有为之君、贤良卓荦之士,廉洁自强,横空出世,与没落反动势力形成鲜明对比,成为新生政治力量,打破旧资质、旧秩序,逐渐主导社会变迁的方向。例如,奠定秦国强盛之基的秦穆公,“闻百里奚贤”,为其赎买变更了奴隶身份,“与语国事”,“授之国政”,成为史家佳话。
战国时期,是各诸侯国通过变法,推动中国走向统一的时代。在变法中,廉政制度建设成为新政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楚国吴起认为,“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因此对封君子孙“三世而收爵禄”,“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同时“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打击腐败的旧贵族,劝诫新生军功地主阶级。齐威王改革,首先整顿“百官荒乱”的吏治,奖赏清正廉洁、政绩卓著的即墨大夫,烹杀厚币贿赂博得“誉言日闻”、辖域“田野不辟、民贫苦”的阿大夫,“谨修法律而督奸吏”。魏国李悝编制了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封建法典《法经》,其中有专门惩治“不廉”、“淫侈”、“逾制”贪官污吏的条款。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世禄世卿制度,建立封建官吏制度,奖励耕战新兴地主,规定爵位依军功授予,“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这样的变革,是对没落政治势力的强大冲击,具有很强的涤除旧弊、维新图强的效能,形成了“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的欣欣向荣的局面。
战国时期,思想解放,制度创新叠出。各国普遍出现了荐举入仕、以功授官、俸禄养廉、“上计”考课、教育惩戒等廉政制度,都具体贯彻了当时兴起的“民本”、“仁政”、“君德”和“任贤使能”、“以法治吏”等廉政思想,强化了政权自我约束,有利于富国强兵,赢得了民众支持,推动了各国通过“农战”走向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