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奇逢:堂传孝友数百年
孙奇逢(1584-1675),字启泰,号钟元,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人,明末清初理学大家,与黄宗羲、李颙齐名,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晚年讲学于河南辉县夏峰村,从者甚众,世称“夏峰先生”。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孙奇逢中举,后父母接连去世,在乡庐墓6年。期间,刻苦读书,经、史、子、集广为涉猎,并多与贤友切磋论学。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居孝期满的孙奇逢开始游学京师,广交名士。满清入关后,孙奇逢南迁河南辉县,在夏峰村授徒讲学20余年,著书立说,研读各家经典,创立“夏峰学派”。黄宗羲评价“北方学者大出其门”,故孙奇逢又有“北方孔子”的美誉。
孙奇逢一生著述颇丰,他的学术著作主要有:《理学宗传》、《圣学录》、《北学编》、《洛学编》、《四书近指》、《读易大旨》五卷、《书经近指》等。
与黄宗羲、李颙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的著名学者孙奇逢,给子孙留有《孝友堂家规》与《孝友堂家训》两部传家宝训,其核心是蒙以养正,教子成人。用他的话说,即教子弟是“家庭第一关系事”。孙奇逢认为,培养子孙成材是家庭教育最为重要的任务。他说:“士大夫教诫子弟,是第一要紧事。子弟不成人,富贵适以益其恶;子弟能自立,贫贱益以固其节。”
孙奇逢指出,早期教育的好坏,对人一生的品德影响极大,故“圣功全在蒙养,从来大儒,都于童稚时定终身之品。”这种强调幼儿早期教育重要性与可能性的思想,是非常有见地的。为了从制度上保证教家立范落实落细,孙奇逢将先祖“世守勿替”的所垂训辞,归纳总结,推广补充,形成条理,分类排列,修订成十八则“立家之规”。
孙奇逢自己在十七岁时即考中举人,却不鼓励子弟求取功名,说“取科第犹第二事”,读书“全为明道理,做好人。”这是为什么?原来孙奇逢认为,他订家规家训的根本目标,是将子弟培育成贤人、君子、好人,而不是贵人、官吏。他说:“子弟中得一贤人,胜得数贵人也。”
孙奇逢九十岁时,仍对去应试的子孙训示道:“涿州史解元家,子弟赴试,老者肃衣冠设席以饯,命之曰:‘衰残门户,赖尔扶持。’”对这种教子弟求取富贵以光宗耀祖的做法,他不以为然道:“今老夫所望尔辈扶持者,又不专在此也。为端人,为正士,在家则家重,在国则国重。所谓‘添一个丧元气进士,不如添一个守本分平民。’……尔今日立身之始,须有一段抵挡流俗之志。”要他们抵制追求富贵的“流俗”。但如若一定要出外为官任职,那也应该当廉吏。他诫侄孙道:“吾家沐阳公,以廉吏起家,尔祖能绳其武(按即继承、戒慎),我辈俱得为清白吏子孙,较金帛田宅遗后人者荣多矣。”即便如此,也应以耕读为本。孙奇逢九十一岁时,孙辈应试者有七人,他借用友人之言训诫道:你们不必都“发科登仕,只本分孝弟力田,不失前辈书香,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家。”“若奉此言,便是孝友堂佳子弟。”
在教育子孙上,孙奇逢不是单纯说教,而是要求子孙把读书和践履结合起来,身体力行。他训诫道:“尔等读书,须求识字。”什么叫“识”?行了才算识,不行不算识,如“读一孝字,便要尽事亲之道;读一弟字,便要尽从兄之道。”不行不知的原则,父兄要作表率。“父慈”才有“子孝”,“兄友”才有“弟恭”。这种强调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今天看来仍然是符合教育规律,值得效仿借鉴的。
明清鼎革之际,社会动荡不安,伦理道德失范严重。理学大儒孙奇逢从家庭、家教、家风入手,提出立家规家训以教诫子弟的主张,并亲撰《孝友堂家规》垂训子孙,以期正人心、厚风俗。在家规中,孙奇逢旗帜鲜明地提出,“立家之规,正须以身作范”,而“教家立范”,尤以“品行为先”。他一生笃行孝友,风节凛然,为后世作出了表率。
孙奇逢认为,“道莫大于兴孝兴悌”。他事亲至孝,父母去世后,与兄弟遵循古礼,结庐墓侧,疏食淡饭,读书对泣,风霜雪雨,寒暑无间,六年如一日。孝行感动乡里,广为世人赞誉。孙奇逢对双亲感情至深,终身孺慕不衰,在90余岁高龄,仍日率子孙晨起展拜家祠,逢忌日则简衣素食,哀思不已。孙奇逢早年与兄弟互学所长,砥砺共进,情谊深厚,晚年每当看到他们的遗物,就禁不住流泪呜咽,遂在家祠中为兄弟增设牌位,以寄托思念之情。“身教亲于言教”,孙奇逢以身作范,孝友传家,一门五世同堂,“家无逆颜,人人尽让无争辩”。康熙二年,傅山过访兼山堂,称“其家门雍穆,有礼有法,吾敬之爱之。”
燕赵一地,自古多慷慨豪侠之士。孙奇逢少好奇节,负经世之学,常欲建功立业,“以砥柱中流自任”,浩然之气,百折不回。黄宗羲评价他:“燕赵悲歌慷慨之风久湮,人谓自先生而再见。”孙奇逢“生平最爱节义风”,家规“首存士节”,当是厚望子孙于此。孙奇逢“教家立范,品行为先”的家教思想,对建设优良家风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我们身体力行。
传统中国是一个以血缘原理构建的伦理社会,家是人们生活的中心,人的一生无法离开家而独立存在,而家又要靠子孙的繁衍来传承延续,要使家族兴旺、家道昌隆,家中子孙的品德教养至关重要。
明清之际的理学大师孙奇逢称“家运之盛衰,天不能操其权,人不能操其权,而己实自操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男正乎外,女正于内,即贫窭终身,而身型家范,为古今所仰,盛莫盛于此。如身无可型,而家不足范,当兴隆之时,而识者已早窥其必败矣!”因此“士大夫教诫子弟是第一要紧事。子弟不成人,富贵适以益其恶;子弟能自立,贫贱益以固其节。”他又目睹当时一些士大夫家“绝不讲家规身范,故子若孙鲜克由礼,不旋踵而坏名灾己,辱身丧家”的现状,皆因“其身多惭德”。孙奇逢认为要培养子弟的德性,需“教家立范,品行为先”,让子孙立规守德,遂将先祖所垂训词归纳总结、推广补充为“家规十八则”。孙奇逢所立家规,要子孙在人伦日用中落实儒家的伦理道德,孝友为本,各安本分、各尽其道、各尽其职,以实现“父曰慈,子曰孝,兄曰友,弟曰恭,夫曰健,妇曰顺”的齐家状态,实现“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的和谐生活。
孙奇逢在清初移居河南辉县夏峰村耕读讲学,所立家规不仅使孙氏家族能在夏峰村安身立命、繁衍生息,而且使容城、辉县两地的后世子孙和睦同心、自强不息,至今孙氏宗族仍然保持着勃勃生机。
在传统中国,家庭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以家庭为核心,进而辐射家族、姻亲乃至整个社会国家。孙奇逢所立家规,不仅在孙氏家族内部世代传承了近四百年,而且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成为清代以来广大世人所推崇的教子立身、睦亲治家、为人处世的家教范本。一个民族的文化产生、生长于自己本民族的生活模式与生活习惯里。家是中国人塑造人格的重要场所,是中国人德性的生长地,孙奇逢所立家规继承了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基因,体现了中华民族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谐、倡勤俭的文化精髓,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孝友堂家规》问世以后,三百多年间曾经多次刊刻发行,流传甚广,对教化士民起了很大的作用,是清朝时期著名的家规之一。其在孙氏家族中尤其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据家谱记载,历代孙氏子孙都是在案头放置一本,每有空闲时间都要细细研读体味,对子孙后代读书作文、婚姻家庭、待人接物等,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家规十八则”是《孝友堂家规》中的核心内容,言简意赅,开篇就是“安贫以存士节,寡营以养廉耻”。理学家最讲“节义”,最讲“耻心”,作为理学大儒孙奇逢来说,教育子孙首先从这一点开始,也就不难理解。
“家规十八则”中还有“择德以结婚姻,敦睦以联宗党”。孙奇逢的曾孙孙用正,娶的是当时名儒耿极的女儿,温良贤淑,持家有方,孙用正得以安心读书并中举,历任禹州、许州学正,主讲大梁书院,名闻中州大地。孙用正不但学问精粹,而且品行敦厚,亲友乡邻之间有了困难,他都会积极地去帮助。因此和族党以及乡亲邻里之间十分和睦。
“暗修以淡声闻,好古以择趋避”也是“家规十八则”里的重要内容。孙奇逢的六个儿子立雅、奏雅、望雅、博雅、韵雅、尚雅都是饱学之士,都有诗文传世,但他们均淡泊名利,从传统文化中细细体味取舍进退的道理。他们隐于夏峰,和父亲一起,在兼山堂传播学术。
“家规十八则”之后,附有家训,其中有这样的话语:“古人读书,取科第犹第二事,全为明道理、做好人。”这些都明明白白告诉孙氏子孙,读书学习,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提高自己的修养,做一个明白事理的人,其次才是做官。而做官也要做一个报效国家的好官,不然,还不如做一个老实本分的平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