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全国政治态势中有三件事情格外引起基层干部的注意。一是针对全国县处级以上干部开展的“三严三实”教育;二是时隔20年中组部重启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评选;三是中纪委网站刊文批“小官巨腐”,并通报了各地近期查处的典型案例。“三严三实”教育是对县处级以上的干部进行的一次思想大洗礼,明确提出了对党员干部为人、做事、用权的要求;优秀县委书记评选是要选拨干部队伍中的“大榜样”“好典型”,从而带动、激励县处级领导干部;通报典型案例则是加大力度惩治基层腐败。这三者都与基层官员息息相关,意在重构基层的政治生态。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很形象直白地描绘了基层出现问题导致的严重后果。县以下执政部门乃至街道、乡镇、社区和村是与群众联系最紧密的窗口,群众“以管窥豹”,从办事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便对党有了最直观最贴切的了解,办事过程中的感受就是党带给他的感受,所以认识到自身言行的重要性是每个基层干部应牢固树立的第一职业理念。党的形象受损,党的话就没人听,党的事业就没人支持,“山”不止会摇,甚至会垮!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的深水期,党的改革措施都是靠基层落实到群众,基层不折不扣地执行政策就是“跬步”的积累,只有全国所有的基层都不舍昼夜地辛勤工作,我们的千秋大业。
所以,基层的政治生态重构显得尤为紧要。教育、选优、惩贪,三管齐下正是重构的重要举措。在思想上给大家确立标准,在现实中给大家树立模范,在惩处中给大家反面警示,这样一来,明确告诉大家,该怎么做,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让做官的人心里有“底”,让群众心中有“秤”,让违规违纪的人心中有“愧”,大家有了统一的评判标准,对干部的任用、提拔就显得更公平、更合理,让上级、同事、群众都心服口服,就能构建我们“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环境,就能让那些想做事、能做事的清白之人、能干之人从千万基层干部中脱颖而出,到更重要、更关键的岗位工作,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